理论著作 首页 - 学习课堂 - 理论著作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探求中国梦

发布日期:2015-03-10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考察调研时,对革命老区人民的声声嘘寒问暖,寄寓了“上下齐努力、奋斗图振兴、实现中国梦”的殷殷期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总题目,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此,而延安时期的追求与探索更具典型意义。
  紧系国家民族命运,科学回应时代呼声,准确把握梦想的正确方向
  实现中国梦,需要立足国情,把政党发展前途系于国家民族命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空前民族危难,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旗帜,以“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的誓言,表达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国势垂危,我们党为民族大义摒弃前嫌,主动谋求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率先作出让步,政府改制,红军改编,与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致诉求相汇合,共赴民族革命战场。党在延安时期的一切理想和实践,始终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以天下为公之胸怀,作民族救亡的中心支柱,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了希望。
  实现中国梦,需要立足时代前沿,科学回应时代呼声。追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延安时期,我们党不仅立足于民族解放任务,还紧追时代潮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现代国家”的战略构想。党中央认为,民主政治不仅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一环,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为此,领导根据地政权建设坚持民主化方向,各级政府都由人民普选产生,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保证各届人士均有机会参与国事。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中心环节,虽然处于战争环境,但是为了人民福利和国家富强,我们党坚持领导根据地在有限条件下推动工业发展。到1944年,陕甘宁边区通过发展石油、纺织、造纸、皮革、化学、制药等各项生产,基本实现了工业品自给。
  社会文明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发展,通过创办党校、干校、艺术学院、自然科学院、女子大学等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优秀人才,并通过组织冬学、夜校、识字组等来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并大力发展直接为工农兵服务的大众文艺事业及医药卫生事业。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紧密依靠群众实践,形成实现梦想的根本力量
  人民是实现梦想的根本力量,党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延安时期,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十分注重党与群众的关系,一再重申“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并探索通过群众大会、党员与群众交谈、入户探访以及报纸、信访等途径倾听群众呼声,建立起党与群众的鱼水深情,使中国革命事业获得了最为深厚的力量源泉。
  党要实现的梦想,直接价值指向是为人民群众谋取福利。“保卫人民的利益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这正是共产党人的神圣天职。”延安时期,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写入党章并自觉贯彻于行动,领导人民努力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为减轻民负,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实行最低津贴制度。政府克服经济困难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帮助外来移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救济流亡学生和灾民、难民,严禁随意征发民力,使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见证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形象。
  贯彻群众路线,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创造潜力,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如陕甘宁边区政府总结延安县等地民间变工、扎工、唐将班子等实践经验,因其效力极大,进而推广组织了各类合作社,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党通过组织起来的民众武装,成功构筑了争取战争胜利的铜墙铁壁。正是这种对群众力量的坚定信念,才让党中央在1947年胡宗南大军进攻延安时,坚持留在陕北,在老百姓的保护中沉着指挥并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塑造时代精神,凝聚党心民心,构筑实现梦想的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是凝聚党心的精神支柱。延安时期,党在领导革命战争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培育了博大精深的延安精神,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精神品质和时代风貌。通过理论学习,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克服各种错误思想,使全党在政治上达到高度统一;通过深入整风,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并贯彻于党的行动;通过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确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培养了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和一大批具有深厚人民情怀的时代典型;通过火热的大生产运动,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深入人心,也激发了为实现梦想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延安精神是凝聚民心的精神纽带。延安精神不仅使党领导人民创造出引领时代潮流的政治文明和相对丰富的物质条件,也使原本封闭落后的贫瘠之地涤荡了陈规陋俗,成为引领时代新风的根据地解放区。战时的延安,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无数知识青年、专家和进步人士,成为盛极一时的历史风景线。据统计,1938年末,等待批准进入陕甘宁边区的青年学生就有两万多人。在投奔延安的人士中,有文学家、理论家、科学家、艺术家,有新闻界人士,也有爱国军人以及华侨领袖等等。这些民族精英为延安所吸引,说到底,是为延安精神的强大磁力所召唤,任何一个忧心国事前途的爱国志士,都会情不自禁地向往这个抗日民主的圣地、人民心中的灯塔。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实现梦想的领导能力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执政基础并成功开展局部执政的关键时期,党能够在局部执政中走向成熟和壮大,得益于成功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就是通过在全党开展大范围的教育运动,建设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各类知识教育。党中央相继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教育学习运动,即1938至1942年的学习运动和1942至1945年的整风运动,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要求共产党员认真研究马、恩、列、斯的理论,中央干部要读他们的40本书。在态度和方法上,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将之上升到党性高度。同时,通过党的历史和知识教育,使党员充分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以及经验教训,懂得党的纪律和党内民主生活等制度规范;通过中国历史以及各类科学知识的学习,使党员了解中华历史文化遗产,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和各种工作技能。这样使全党形成了追求真理、崇尚知识的良好风气,大大提高了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
  采取相应的制度形式来保证教育学习取得实效。中共中央以及各级党部和政府、机关、团体,设立了专门的干部教育机构,建立了一整套具体的学习制度。比如,主动与强制并重、个人活动与组织活动相配合的组织形式;勤学者奖、怠惰者罚的监管形式;干部每日2小时学习制等,并采取了报纸、党务广播这种特殊的干部教育方法。制度保障使教育学习扎实有效,使党的政治方向更加明确,团结更加巩固,整体素质迅速提高,特别是培养了能够治国理政、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各级骨干人才。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求中国梦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实现民主革命时期的梦想,源于党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定依靠群众,团结社会各阶层,并培育了符合时代需求又极具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经验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文章来源:党建 作者:王晓荣 何金凤


上一篇:中国道路让我们自信的四个理由
下一篇: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永葆清正廉洁本色

版权所有:中共永城市委组织部  主办单位:中共永城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永城市委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地址:永城市东方大道中段
联系方式:ycdj@ycdj.com.cn  豫ICP备:05006970号